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

日期:2020-09-27 15:32:33 来源:未知 浏览量:0
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
  (课程代码:03708)
  选择题部分
  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50分)
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选出并将“答题纸”的相应代码涂黑。错涂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。
  1.次鸦片战争后,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( )
  A、《南京条约》 B、《北京条约》
  C、《五口通商章程》 D、《虎门条约》
  2.自1840年至1919年,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( )
  A、军队素质较差 B、经济技术的落后
  C、综合实力太弱 D、社会制度的****
  3.19世纪60年代,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( )
  A、奕沂 B、桂良
  C、文祥 D、曾国藩
  4.戊戌维新时期,谭嗣同撰写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是( )
  A、《人类公理》 B、《仁学》
  C、《变法通义》 D、《天演论》
  5.近代中国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( )
  A、兴中会 B、华兴会
  C、光复会 D、中国同盟会
  6.*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中,民生主义的内容是( )
  A、驱除鞑虏 B、恢复中华
  C、创立民国 D、平均地权
  7.中国个地方*组织建立于( )
  A、北京 B、湖南
  C、上海 D、武汉
  8.在*历史上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( )
  A、中共一大 B、中共二大
  C、中共三大 D、中共四大
  9.20世纪二三十年代,在影响较大的中间派别中,邓演达领导的是( )
  A、乡村建设派 B、中华职业教育社
  C、中国******临时行动委员会 D、中国青年党
  10.*独立领导革命战争、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( )
  A、南昌起义 B、秋收起义
  C、广州起义 D、百色起义
  11.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,使*领导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困境的错误倾向是( )
  A、“左”倾盲动主义 B、右倾投降主义
  C、“左”倾教条主义 D、右倾逃跑主义
  12.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( )
  A、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 B、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
  C、甘孜会师 D、会宁、静宁会师
  13.1932年3月,日本关东军策划成立的亲日政权是( )
  A、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B、伪“满洲国”
  C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、日本总督府
  14.1938年10月广州、武汉失守,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( )
  A、战略防御阶段 B、战略相持阶段
  C、战略反攻阶段 D、战略决战阶段
  15.1945年8月25日,*在《对目前时局的宣言》中提出的口号是( )
  A、精兵简政 B、团结、进步、抗日
  C、和平建国 D、和平、民主、团结
  16.*将减租减息改变为实现“耕者有其田”政策的文件是( )
  A、《井冈山土地法》 B、《兴国土地法》
  C、《关于清算、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》 D、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
  17.*时期,国统区人民进行的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发端是( )
  A、工人运动 B、农民起义
  C、学生运动 D、“三区革命”
  18.建国初期,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是( )
  A、国营经济 B、合作社经济
  C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
  19.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,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过渡形式是( )
  A、互助组 B、初级农业合作社
  C、高级农业合作社 D、人民公社
  20.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被中共八大采纳,这个思想指的是( )
  A、“长期共存,互相监督” B、“三个主体、三个补充”
  C、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 D、“一要普及,二要提高”
  21.“*”发动的导火线是( )
  A、“二十三条”的制定 B、《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》的通过
  C、“五一六通知”的通过 D、《评新编历史剧〈海瑞罢官〉》的发表
  22.中国爆炸颗原子弹的时间是在( )
  A、1964 年 10 月 B、1966年10月
  C、1967 年 6 月 D、1970年4月
  23.在中共十五大上,被正式确立为*指导思想的是( )
  A、* B、毛泽东思想
  C、*理论 D、科学发展观
  24.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( )
  A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、进一步推动解决“三农”问题
  C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
  25.1840年以来,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, 其中第三次是( )
  A、鸦片战争,中国被迫打开国家的大门
  B、辛亥革命,****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****制度
  C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
  D、改革开放,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
  非选择题部分
  二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5小题,每小题6分,共30分)
  26.简述19世纪末,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。
  27.简述《天朝田亩制度》的主要内容。
  28.简述五四以前*的局限。
  29.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。
  30.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。
  三、论述题(本大题共3小题,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,每小题10分,共20分。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,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)
  31.论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。
  32.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。
  33.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。
点击咨询

自考网声明:

(一)由于各方面的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的正式信息为准

(二)本网注明信息位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